手机扫码,微信咨询!
,土壤测氡仪,测氡仪,氡测量仪,连续氡测量仪,氡检测仪   
电话热线: 86-021-69515711
传真热线: 86-021-69515711

    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万亿蓝海迎产业化新起点

    2016/11/23 10:14:45

    国内核技术行业成长空间巨大,目前国内辐射改性材料、医疗、食品消毒灭菌、环保、加速器等装备及其配套等都是可以重点突破的领域。

    日前,中广核核技术重组大连国际方案获得证监会核准,国内核技术领域首家上市公司由此诞生。大连国际也成为中广核旗下首家A股上市平台,未来将承接中广核非动力核技术资产。

    非动力核技术(又称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简称“核技术”)指利用同位素和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物理、化学及生物效应,来进行研究及开发的技术。核技术应用范围广泛,主要细分市场包括辐照加工、高分子材料改性、核医学、消毒灭菌等等。

    国际上核技术应用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美国核技术应用产业的年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例约为4%~5%,2009年核技术产值便达到6000亿美元。日本和欧洲所占比例为2%~3%,全世界核技术产业化规模近万亿美元,其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远大于核电。

    目前,我国核技术应用市场尚处于初期阶段,仅在辐射改性高分子材料和辐射消毒灭菌等领域较为成熟。

    自上世纪80年代起,陈殿华等人所在的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简称“同辐协会”)已组织数十次行业调研,并协助国防科工委、科技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制定并执行数十个核技术攻关计划、产业化应用等项目,促进了核技术领域的技术进步与推广应用。

    如今,陈殿华等几位老同志已从同辐协会主要职位上退出,不过,陈殿华仍与赵文彦、黄正新等人领导着北京智密辐射技术研究院(简称“智密所”)这一民营科技咨询机构,继续在核技术领域发挥余热。

    4月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该所采访,这些核技术专家已跨过壮年时期,昔日一起工作的同事有的甚至已经辞世。陈殿华表示,“我们这些做产业推广工作的老战士,多年来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推动核技术应用,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近些年来,核技术产业突破1000千亿产值,中广核核技术等公司的快速发展、融资上市也让陈殿华等人感到欣慰,“核技术产业化发展需要旗帜,希望出现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局面!”

    数十年探索之路

    “大家熟知的核技术应用,多是军事应用的核武器,以及核电站——属于民用核技术的‘重工业’。实际上应用领域还有‘轻工业’,也就是”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它在工业、农业、医学、环保、公共安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运用,‘轻工业’并不轻,应用领域比核电大得多。”初次电话联系时,中国同位素与辐射行业协会原秘书长陈殿华典型的北方语调听起来爽朗朴实,而又中气十足。

    我国核技术研究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七十年代后逐渐进入应用领域。直到九十年代末期,我国核技术产业化进程才真正步入正轨。实际上,不同于核武器和核电站,核技术虽然应用广泛,但即使在发达国家也长期不为市场所熟知。

    1988年,以促进核技术应用的产业化发展为主业的同辐协会成立。该组织一直关注国内外核技术产业的发展。1991年美国第三方调研机构——“管理信息服务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年多的调查,1994年美国核学主席在华沙国际会议上对此进行了发布,结论是:美国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性材料的非动力应用对美国经济的贡献达到2570亿美元/年,是核电(730亿美元)的3.5倍,占美国GDP的3.9%,并创造了约370万个就业岗位,并惊呼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真相”。

    “这个调查的发布,是十分鼓舞人心的。协会立刻组织翻译并上报给有关主管方面,但由于客观环境还未达到产业化发展阶段,报告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陈殿华表示。

    实际上,我国核能事业发展初期主要以核电为主,上级考核要求也只有核电和核燃料循环,民用核技术并不在企业职责范围内。不过,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新的国防科工委成立,我国核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转机。

    “曾任中国核动力研究院院院长的钱积惠先生,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工作多年后,1999年以副总干事的身份,带领专家来华主持核能安全研讨会。钱先生对同辐技术的发展也很关心,安排祝疆和我做了一个中国同辐技术发展的报告。”陈殿华回忆道,“钱先生还带来了美国核学会主席华沙报告的复印件,肯定了民用核技术发展的事实。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确认,让国内有关方面对核技术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时任成立不久的国防科工委系统二司的徐玉明司长,多次指示有关方面要重视核技术的发展,做好计划、规划。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民用非动力核技术:万亿蓝海迎产业化新起点的相关产品:

    ,土壤测氡仪,测氡仪,氡测量仪,连续氡测量仪,氡检测仪

    上海仁日辐射防护设备有限公司(Shanghai Renri Radiation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上海仁日科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69515711 手机:13818065015  传真:021-69515712  Email:market@renri.com.cn

    QQ:1993509414 地址:上海市曹安路1509号福瑞大厦516室 邮编:201824

    沪ICP备16037569号-2